关于《三体》 关于刘慈欣

最近《三体》和《流浪地球》正在热映,国内外评价两极分化,党媒赞赏有加,墙外口诛笔伐。首先我想说的是,电视剧/电影剧情是编剧、导演、制片、资本多方妥协的结果,小说才是作者的个人意志。虽然作者出售小说改编权时就该做好连坐挨骂的准备,但因为不满剧情而骂作者还是显得有些滑稽。以下讨论仅限于小说。

骂《三体》无非是觉得小说粉饰独裁,我倒不觉得。叶文洁在极权下对人类从失望到绝望,以至于要喊三体人来帮人类进化,但叶深知实力悬殊,才又给了人类一点点启示,原文写的是:不管是哪种情况,我都尽了责任。叶文洁的恨和后期程心的爱正好是人类的一体两面。现在《三体》改编的剧就在舆论的风口浪尖,等剧更完我倒要看看最后有多少人,只看过一部《三体》,只记得一个程心,只会骂一句圣母。克拉考尔写的《电影的本性》里有个说法,叫“你是否看见了一只鸡”。好小说是作者自己的左右互搏,看见左还是右完全取决于读者自己。

人类也不只是人性、兽性那么二元对立。五毒八苦、七情六欲,人性之复杂远不是三体人那种把心里话刻脑门儿上实时显示,还云同步可比的。人类对三体完成威慑不正是因为人类会欺骗,而三体人看不懂么。可笑的是现实里并没有二向箔,太阳系也没被压成二维照片,但人类自己就可以坍缩成二极管。最后小说里非左即右的宇宙完了,归零者也救不了。

《流浪地球》的小说很短,电影也能拍两部,那剧情里当然不只是小说。不过网上那些极端、反智、义愤填膺、人云亦云的人们,看起来倒像是能赶科学家去冰封的海面冻死,然后肿着脸迎接氦闪的。莫名想到了痛杀麻雀、喜迎饥荒,跟小说呼应了不是?

再说说刘慈欣,私以为大刘的立场是精英主义+集体主义的缝合怪。他既希望大英雄挽狂澜于既倒、扶大厦之将倾,又写个人应该服从集体安排;虽然推崇集体主义至上,但小说里群策群力的结果往往更惨。

但这些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现在其作品关注度过高,智子没能锁死人类科技,但万人崇拜之下,刘慈欣是要封顶中国科幻了。众所周知,造神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,而之二是毁神,之三是猎巫。一个个说,在国内被捧成神很惨的,神的宿命最好是英年早逝,不然只能是人设崩塌,千夫所指。刘慈欣的作品让大陆科幻在国际上露了脸,让一些人赚到了钱,让另一些人反思文革,让更多的人思考宇宙,思考的是啥当然各有表述,但起码在想了。一想到这样的刘慈欣最后要是落得个身败名裂,我就很难过;但既然造神都开始了,那毁神也指日可待,这倒跟罗辑有点像。然后是猎巫,造神的时候攒了一波极端读者,人设崩塌后他们因爱生恨;大家因为对文艺作品的看法不同而划分从属,然后互相攻击、互相谩骂、互相嘲讽、互相轻视,共同为本就撕裂的社会环境提供熵增。就这样的文明,根本都不用带路党,自己就能把自己玩儿死,还探索星辰大海呢?说句题外话,地球诞生了46亿年,真的只有人类这一波文明么?毕竟人类文明满打满算也才一万年。

其实通过分析文艺作品里的故事,进而总结作者的政治倾向本身就很滑稽;自由女神像、白宫、五角大楼在好莱坞编剧笔下被炸了几百次,美帝在镜头里也被胁迫、策反、渗透、暗杀了几百次;难道编剧、导演都是暴恐么?每次剧情开头男主都被锤个半死,孤立无援又绝处逢生,最后正义就快沦陷时男主也只比大反派厉害那么一点点。好小说都是精神分裂写的,人家在自己的作品里自娱自乐,却总能被好事者拿来引导什么、表现什么、弘扬什么、批判什么,这不是不可笑的。也难怪,从小阅读只是为了考试,本来语文课本里很多就是节选,学的断章取义却以为自己和作者灵犀相通;比如分析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家的窗帘为啥是蓝色的,考纲里的标准答案竟然是表达了作者的忧郁。猜作者心理猜到走火入魔,这种就是病,童子功。

遥想上一次广大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产生分歧,进而掀起血雨腥风,还是《海瑞罢官》,那得是《三体》前传的部分,写到这才发现,这又是一个循环。

评论

  1. 重看自己写的,其实有点前后矛盾,原来我也是缝合怪……

    回复删除

发表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一、我理想的自媒体长啥样

论咸甜豆腐脑之争:事实有真假 观点无对错